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健身房與我

不知不覺加入健身房兩年,這段期間好像更了解自己了,隨筆記一下所見所聞。雖然沒特別指名,但好像一查就知道是哪間。不過我覺得不管在哪都有這些事情啦。

開始的契機

會去健身房是因為我喜歡泡湯。
兩年前,我每週固定上一堂皮拉提斯課。某天老師說,最近有間主打SPA的健身房開幕了,我看看地點不錯,加上算一算只要一個月泡8次我就回本,就報名了。接著發現健身房客群不喜歡利用重訓器材,因而報名教練課,則是報名後不久的事。
後來陸續調整了運動習慣,近一年我會在清晨入館,運動完後去上班,設施利用以80%有氧,20%重訓為主。

開始進健身房以後,最讓我衝擊的的是:

哇,還真的那麼多人沒公德心啊

槓片留在器材上不歸位,或是放下槓片時發出轟然巨響,或是外部教練帶人進來上課這種健身房標配不特別提了。我意外的是女性SPA區。這間健身房收費不算便宜,又鄰近民生社區,合理推論客群收入具有一定水準,不過看來公德心並不與收入成正比。

這些脫序的行為從健身房越來越多的標語跟公告可以略窺一二。剛開幕時沒有,但在這兩年陸續來新增的標語,由舊到新依序如下:

  1. 不要在SPA區大聲喧嘩
  2. 不要邊敷臉邊泡湯
  3. 不要拿吹風機吹頭髮以外的物品跟部位
  4. 不要穿拖鞋,即使你們連署(!)了還是不能穿
  5. 不要帶玻璃器具
  6. 不要在更衣室吃東西
  7. 東西不要放在共用空間

每個標語後應該都有個故事。
比如說,正當我想「蛤?有人在公共的泡湯區敷臉?」後沒幾天,我就在SPA區看到有人濕敷面膜,除此之外,我還遇過穿拖鞋、吃東西、同時用兩台吹風機、拿吹風機吹毛巾。

這應該不是健身房營運的錯,所以……

我並不覺得健身房營運要搞定這些問題。
為了隱私,更衣室與SPA區都沒有監視錄影器的,想要解決問題,方法之一是增派人員加強巡視的頻率,不過我想沒多少人喜歡自己在泡湯、吹頭髮時被監視,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,是要靠會員的公德心,所以基本上沒救了吧

我也沒具備強烈的正義之心,我也是去運動的,並不想在放鬆時還當小警總,叫我旁邊穿著藝文T-Shirt的大姊別再拿吹風機烘乾他的毛巾,所以某種程度上,我能接受更衣室的吹風機從一把2,000多元PANASONIC一路換成一把1,000元不到的TESCOM啦。概括承受囉。

硬體降級讓我不是很滿意還是小事,但我更不能忍受的可能是,哇,即使在我們的首善之都,台北市,不懂得看字的文盲還是這麼多啊。而且標語是中日雙語呢,沒理由看不懂吧——對,這兩年內我也遇過兩位客人為了不能穿拖鞋起爭執,原本用中文吵,但穿拖鞋的那位被指責後惱羞成怒大喊了「嗚嚕賽~~~」。然後我忍不住尬廣跟上大喊おまえの方がうるさい!!!

這一切到底是誰的問題?答案只會是不守規矩的人吧。
我真的想糾正他們嗎?不,我好懶。
這些文盲有影響到我嗎?其實也還好。
所以我到底是為什麼不爽?
我想了很久,我是在意觸目所及之處有沒有人遵守秩序吧,原來……哀家的眼裡容不得髒東西!
……這一系列的反思讓我在這兩年又更了解自己了。

去年初發現人越少,遇見怪事的機率越低,我就變成早起運動的人了,順帶還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。某種層面上真該感謝這些怪事。不過換到早上後,遭遇這些怪異的方向就變了,原本只是大量的文盲,現在換成了奇葩。

比如說,全身裝扮得彷彿下一秒就能辦公,但在伸展區從早上七點睡到快九點的上班族,或是帶著健身人幾乎不吃的早餐店奶茶與三明治,在休息區開著筆電操盤的大叔。正當我看著這些人,想著「確實健身房是有水有冷氣有WIFI啦,哪天我要是窮困潦倒,我說不定也能靠24小時健身房洗澡睡覺」,就遭遇街友早上七點待在健身房了,果然不是只有我在想一樣的事……誒,健身房不是有門禁嗎?他怎麼進來的?

我前陣子還在更衣室忘了帶走梳子,結果被人撿走。在經歷上述那些怪異後,這還是滿讓我震撼的。
那把梳子是有點價位沒錯,但真的有人會想撿走別人的梳子喔?他不覺得噁心嗎?錢財損失事小,但我覺得有點被精神污染……不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我用健身房的設備還是用得挺開心的,而且似乎還可以在健身房獲得新的體驗,就讓我繼續看下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