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獻給我買了七年的Evernote專業版,紀念我從2015訂閱至今的專業版,順便記錄我使用Notion跟Bear的感想。
我認為筆記軟體是依據使用者的裝置與需求,來決定要用哪款軟體。大家的考量點可能不太一樣。我的狀況是:
- 作業環境在蘋果生態系,Macbook、iPad、iPhone。
- 筆記軟體主要用途是寫小說、Blog、工作日誌,撰寫文字為大宗,偶爾需要截圖,很少存取瀏覽過的頁面。
- 操作習慣:
- 在Macbook寫完本文,不想面對現實但又得要面對現實時,躺在床上用iPhone校稿,校一校覺得不行又爬回電腦前大改。
- Blog會使用Markdown撰寫,在Wordpress發佈。
- 技術規格文件使用Markdown撰寫,輸出為PDF。
再見了Evernote專業版
我從學生時期開始訂閱專業版,直到這禮拜我下定決心取消訂閱。我其實是很懶得換工具的人,但Evernote一直有個老問題,就是多裝置同步會有些許延遲。前幾天,我一份文件在Macbook對iPhone同步處理,在我給了緩衝的時間(大約三分鐘)還會衝突,真是讓我滿不爽的……多裝置同步是我買Evernote最主要的目的,如果這都做不好,實在沒什麼好留念的。
其他的問題還有:
- 資料量過大導致存取慢,很多Evernote裡的資料我可能一年看不到三次,或很多流水帳性質的資料,我一直很希望他有封存功能,但始終沒看到他上線。
- 無法使用Markdown。
和他道別時還提醒了我,我其實根本用不到這些功能,真是謝了。
((我只用了框出來的三個功能……每個月花100多台幣但這麼多東西沒用到?))
不過因為今年開始想試著拆開工作用跟私人用的筆記軟體,應該還是會留著Evernote記錄工作的事情,然後期許自己除了工作日都別打開它了。
Notion預設排版很美,但是……
如果有資料庫的概念,又喜歡美美的排版,Notion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我第一次用Notion時非常驚豔,使用者幾乎不需要做調校,也不需要有排版基礎,就能排出漂漂亮亮的版面,還可以立刻發佈,馬上就能看到頁面,也能做出具有目錄的樹狀結構頁面。
第一次看到筆記軟體可以做出甘特圖我真是……嚇呆了……
不過我試著用Notion寫過幾份規格文件、企劃書、Blog以後,馬上遇到了這些問題:
- 必須習慣段落=Block的編輯模式。如果你的寫作習慣是會修改「單一長段落」的內文,你會編輯得很痛苦。
- Markdown不是市面上通用的Markdown語法。在使用Markdown的軟體複製貼上的轉換一定會跑版。
- 資料使用問題,可參考:為什麼有些人離開 Notion 了 · dw's 小站
因為我對圖片與排版的需求不高,使用到後來,會忍不住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要把Notion當筆記軟體,還是製作頁面軟體。而且文章轉換一定跑版,對我來講太傷了……
哈囉Bear。
我正是在試過Bear的同步功能後,停止了Evernote的訂閱。
Bear回歸了最簡單的筆記,但:
Bear最大的缺點是只能在iOS上使用。
好吧,這對我來講完全完全不是缺點了。
也因為依賴iOS,他的同步是靠iCloud達成,這使得他多裝置的同步速度超快,我覺得……很讚……
標籤系統也讓文章的管理更加靈活,買了一週的現在還在熟悉中,但他符合了我多數需求,未來預計有一定篇幅的文章應該都會用這個軟體撰寫。
也是有用Apple Notes
除了上述的三個軟體,我也有使用蘋果的備忘錄。用途是寫一些用完就刪的資料,比如購物清單,或是需要定期檢視的確認清單,像是GBF的轉盤記錄。
最後……
我一開始使用Evernote,是為了統整我散亂的docx、txt,不要分散我的各種記錄。
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,現在變成需要依據不同的用途拆分使用的軟體,不過現在就算跨軟體,軟體內部也可以很快地搜尋到資料了,今非昔比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