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4大家玩得開心嗎?
如果很開心,那就太好了。
原本我有很多想說的話,但當天在會場真的是什麼都說不出來,當下做的判斷之下,能所說出來的只有千言萬語濃縮成的謝謝。
接下來就是感謝清單了,但因為要謝的人太多,若有闕漏還請見諒,我是個小鳥腦的人……><
首先感謝A子,A子明明忙著人生的重要規劃(不是結婚),還被我拉著弄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,包括我原先寫太醜而修正的網站、跟很多我做得太醜A子看不下去的印刷品。其實我一直很擔心要是A子這段期間準備的事不順遂,我該怎麼辦大概只能開公司對A子負責了,但一切順利真是太好啦……!我默默地也體會到分組報告裡為什麼總會有人不做事了,因為當你能力不足的時候,會有更強的人來cover你啊(爆)
還有幫助我大幅修正活動流程,以及發生緊急危難狀況立刻救命的Q子。
我現在回頭看我一開始弄的東西,真是慘不忍睹到令我爆笑的程度(那個複雜的特企活動流程是誰想的,是我嗎……!),一直到了活動前一天,奶奶也光速即時救援,真是超級感謝……QQ
負責場地、舞台活動以及完美掌握阿爾弗雷德的小翼也非常辛苦,如果你覺得我是個嚴苛的人,那麼,是的,我得要承認我真的非常嚴苛。儘管我憑藉著過往的經驗否定許多事項,我依然覺得擋下很多提案的我有點無情,但非常感謝你在這麼嚴厲的條件下,還能把這些事情處理地有聲有色,有些東西果然只有米廚做得到。
本次活動中也第一次進行跨界X合作,太感謝鳳君幫忙做出這麼多亮晶晶的美麗飾品(以及替我提供的心靈諮商)!還有Summer、幻夢、阿瑾、二角、Hane與優優的各種事務協助,真的,大概活動前一個月我就發現我很多事情無法Hold住,有你們救火真是太好了!當然也要謝謝Vivi點醒我很多事情不能自己一個人做,拯救了這場ONLY很多的細節……><
本次的LOGO初稿是由阿檸在水深火熱的加班中所設計,謝謝阿檸!也非常謝謝本次的合本作者、明信片作者、各企劃的繪者答應邀稿,完成了很棒的作品,真的非常開心可以與這麼多優秀的人合作!
當天也非常感謝Staff,我們的Staff個個非常能幹精明(到底誰說臺灣年輕人是草莓族的),還有參加社團、一般參與的大家,沒有你們的話,活動不會成功,你們都是最偉大的米英迷妹……>O<
也謝謝當天跑來跟我打氣(?)的朋友,謝謝你,9527。
還有千業印刷的謝哥,每次辦活動都承蒙謝哥與謝姊的協助與指教,希望下次我再去千業就是印新刊了……><
這樣看下來真是感覺……我何德何能可以讓大家傾力協助Qrz
和大家一起做事真的是我的榮幸。
最後我還是想回到一開始的:大家玩得開心嗎?
如果玩得開心,那麼我想不論是我,或是合作提供協助的夥伴們的一切努力及作為,都值回票價(?)
對了,其實我當天太忙,我沒拍到什麼照片Orz
除了稍候活動官方會公開募集照片外,如果有同好可以提供照片給我(ellror★gmail.com),我會非常感激的。
這篇文最後是心路歷程,對活動來說真是一點也不重要,而且因為文章最原始的骨幹是我在最痛苦的時期寫的東西,原本看到大家這麼Happy讓我充滿糾葛要不要發,最後還是決定發一下。
我一直留著後路。
我總是想著「以後如果我還要……」這類的事--就像第二次ONLY結束時,有人問我之是否還會辦ONLY,我的回答是,有確切計劃時就會公佈一樣--很多事情我一直沒說出來,但我覺得現在應該就是該說出來的時候了。
在一股腦全倒出來前,我得先說,以個人觀點來看,一直以來我都認為,一場活動過後,若是大家不記得主催,而是記得那場活動本身,那麼那場活動就算成功了。主催需要掛名,是因為主催在ONLY中最大的作用是讓活動順暢進行,為整場活動負起責任,而不是因爲主催需要光芒四射、需要被人記著。
比起自己發光發熱,主催應該還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完成。
至於主催需要作什麼,單就宣傳作為例子來說好了:活動前一個月,因為大會前期陸續發布的消息的討論熱度、轉噗或讚數不如預期,我總是在擔心來場人數不夠(大概到了一想到就胃痛的程度)。
這除了影響活動自身盈虧外,最重要的是,那些前來參加的社團會不會因為人氣不好、買氣不佳而虧損?有些社團是特地來到台北(甚至跨國),這會不會讓他們失望?STAFF這麼用心舉辦舞台活動了,要是來的人太少,他們會不會覺得很難過心酸?一般參加者會玩得開心嗎?(我大概已經做完要成為新台幣戰士的準備,還一邊抱著「要是來場人數不到100人我只能刪噗退圈以示謝罪了RRRR」的覺悟了……)
那時候,活動裡的特企已經設計好了,大多數工作已準備完成,但還需要宣傳。
為此,我的PROMOTION夠力嗎?我該在什麼樣的狀況下,發什麼文章和更新什麼資訊?揭露哪部份的東西才可以帶給大家期待又不至於破梗?我要在哪個時間帶發噗的觸及率最高?為了多讓一個人點開資訊,噗浪的圖片要怎麼放?我要放哪張圖?我是不是該為了拉寬觸角,多增加FB作為發布資訊的平台(但會增加人力負擔)?
這些都是作為主催要設想的事。當然除了宣傳外,還有很多事情,例如合本邀稿、動線規劃、活動日程、社團招募與資料處理、相關商品設計……等,辦ONLY就好比把很多項子計畫組合包裝而成的大工程,各個細節環環相扣,作為活動的企劃和執行者,這些事情都需要考慮,依我老是緊張兮兮的個性,我腦裡無時無刻塞滿to-do list,幾乎不能抱持著快樂的心情完成這些事。下每一個決策都責任重大,而我非常非常想辦好一場活動,我一直如履薄冰、戰戰兢兢啊。
有時候我也會想,我也好想選擇自己能不能來參加活動,或是能夠發自內心享受整場活動的樂趣,我也好想混在人群裡去看大家出的新刊,或是還能有力氣在ONLY場上出新刊……很多時候,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,想法就不一樣了。
三次舉辦活動,三次的感覺都不一樣。
我第一次辦ONLY時還是學生,時間比較充裕,但總是不免跌跌撞撞(學生就是沒錢啊)。
第二次ONLY時,正卡在論文口試、就業跟準備研討會上,雖然過程痛苦,但我也一直都記得活動時大家的熱情與感動。
第三次,也就是這次。
去年8、9月開始籌劃,著手寫企劃書之前,正好是我人生至今最困頓的時候,我不滿意當時的工作,正當我跟朋友提到2015年七月四日是週六時,我突然覺得時間與其浪費在(不怎麼樣的)工作上,人生不如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。而如果是這兩個男人的話,我應該願意付出我的時間和精力。附帶一提,因為想著「我之後用很多時間要辦ONLY,不該再花費時間在這個工作上了」,我在那之後就開始認真準備換工作了(折騰了好一陣子才轉職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)。
與米英相識七年餘,很多層面上來說,米英真是改變了我的人生。
我認識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做了很多當年第一次擺攤的我難以想像的事,有些事物美好到讓我都快忘記其實我不擅交際,也差點讓我忘記就算到現在,寄出邀稿信或任何通知信前,我都還要深呼吸好幾口氣,按下按鈕寄出信那瞬間手都還是會發抖。
當然,對於這場活動,我還是有些地方讓我忍不住想「如果怎樣怎樣我會做得更好」,尤其是在預算捉襟見肘之時,我更是會妄想「如果我有夠多的預估收入,我還可以……」,在碰到一些不可抗力的意外時,我也是有差點崩潰的時候。
我曾經整個連休都在印刷廠、後火車站跟手工藝中度過,當然也有我累到坐在浴缸邊沖澡差點睡著滑倒的時候(第一次感覺到有生命危險……),也曾經睡了養肝時段、醒來在凌晨四點多絕望地發現有弄不完的paper work和寄不完的mail……過程中,甚至因為太過痛苦,讓我一度陷入自我質疑,懷疑我真的喜歡米英嗎?如果我真的愛他們,為什麼我會這麼痛苦呢?但懷胎十月,痛苦總是會過去,而新刊會留下(雖然我還是沒逛到),活動看大家的評價似乎還不錯,這證明小場也是有小場的作法(真的很感謝朋友們的幫忙!),而在我能力所及之處,我想做的事跟可以做的事已經全做了,米英之生至此已經了無遺憾⋯⋯。
回到一開始的話題,關於以後我還會不會辦米英ONLY?
讓我先保留這個問題的答覆吧……我想先休息很長一段時間。
就像很多事情現在不做會後悔一樣,很多時候做事都看時機。其實考慮現實情況和我的體力,往後我很難有餘力獨自舉辦一個完整的活動,而且我一開始就是抱著舉辦告別演唱會(?)的心情而行動,在確實確切、盡可能盡善地策劃與執行後,我很滿足了。
接下來預計公開一部分活動企劃書跟整體策劃流程,希望能盡點棉薄之力,幫助以後想要舉辦相關活動的人。
而在這之後,我是滿想休息一陣子實體同人活動的……但因為我不習慣讓自己太閒,所以這個休息的願望應該是無法達成了吧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