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次因為太晚訂旅館,沒住到的錦糸町周邊。)
旅行的開端
我媽媽的忌日是11月22日。每到這一天我就痛苦不已,或者說,光是中秋後我就會進入隨時都想死的狀態,要靠著「我今天也好好上班了我好了不起」的自我催眠才能撐過來。而這個狀態會在11月22日達到最高峰,然後又會好起來,直到下一年的中秋節。
在他剛走的最初幾年,我還不願放棄,這一天會照常上班。不過我後來發現,那天只要請假,我整體的心靈狀態就會好很多,於是近幾年我也都不工作了,我可能會挑個遠離台北的地方,拋下一切。
今年我依然是在夏天就送了假單,不過下半年工作好忙,11月第一個禮拜過了,我都還沒決定我想去哪。在10號那天,我想起在阿里山跟一位大姐聊天,他提到最近花東有政府補助,於是我超認真查了花東海線的資料。然後在我猶豫的時候,我妹在旁邊煽風點火說不如飛一趟東京。
想了想,我覺得我今年出國的次數太少了,我就買了機票了。
而且因為謎之執念,我很想住在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天空樹的地方,但因為太臨時,還差點訂不到連續六晚的旅館。
(天空樹走回飯店上隨手拍的夜景。)
茨城機場
為什麼會選擇茨城,是因為我買不到便宜的成田、羽田機票,而且我去慣了成田跟羽田,很好奇其他小機場會是如何。目前臺灣只有虎航週四、日臺北桃園飛茨城,在這兩天,茨城有開設茨城機場到東京車站的接駁公車,車程約兩小時。
(機場很小,很像突然降落在田裡一樣。)
我週四抵達的時候車位沒滿,但我強烈建議能預約就預約。先預約有風險,萬一虎航延遲,公車可能不會等你,而線上最晚能取消退費的死線是公車發車前一小時……那時人在飛機上,根本動彈不得啦。也就是說,一旦預約了接駁公車,只要在桃園機場發現虎航要delay了,就立刻取消吧。
那為什麼我還建議預約呢?
因為茨城入國審查跟海關超級慢!
我那天飛機準時抵達,茨城機場只有三位入國審查,VJW跟紙本一起排,我在入國審查排了一小時,排到公車的負責人員衝進來問「有沒有預約巴士的?」一過審查之後,我就被排到快速通關的海關了。有預約公車至少可以確保你被卡在海關時,有人可以救你。
但即使快來不及了,我還是被海關問了所有攜帶品相關的問題,甚至我手上的24K小金戒還被說要打勾身上有黃金……這枚戒指我今年五月進成田也有戴啊完全沒被抽……耶……
總之雖然我事先做了茨城機場有農產品攤位可買的功課,但完全派不上用場。
都08公車與谷中銀座
這次的旅行因為很臨時,我只先預約了25號的地下神殿,其他都是排了喜歡的景點以後見機行事。因為今年作息時間有調整,我到了日本還是維持著早上六點起床的習慣。那幾天通常是早上起床吃飯店早餐,有力氣就去附近散個步看看天空樹,沒力氣就睡回籠覺。睽違九年再遊淺草,感覺滿新奇的。
(早餐很有誠意的SUPER HOTEL,我每天都爆吃生菜沙拉。)
大概第二天的時候,我發現旅館門口的公車站可以搭乘都08,這是一條往返淺草與日暮里的路線。我唯一一次帶我媽出國,也是秋天,走的也是標準觀光客行程,但有為了喜歡裁縫的他安排了日暮里,就是搭乘這班車。
正巧A子大力推薦的谷中銀座栗子專賣店就在日暮里,想了想就搭了這台公車。在排隊的時候認識了一對泰國夫妻,跟他們聊到這裡好多貓咪喔,我注意到他的桌布是貓,於是:
我「我也有一隻虎斑貓耶,他的名字叫做揪GO(曬照片)」
泰國太太「哇我也養了兩隻虎斑貓!他們是靈魂好夥伴(曬照片)」
我「喔喔喔好可愛喔那請問你有幫你的貓咪建ig帳號嗎?」
泰國太太「當然有!」
我「(加ig)」
泰國太太「(回追ig)」
不分國籍,愛貓人士的行為都一樣呢。
排隊的時候還遇到一位住荒川的日本大姐,非常熱心地跟我們聊天,我很老實地跟他說「我很少在東京這樣跟東京人聊天呢」,他也很老實回答「我有參加外國人的日文沙龍啦,不排斥跟外國人聊天喔。」
然後大姐還加上了泰國太太和我一起群聊,日英切換好難啊……!
這趟不知為什麼,可能是因為一個人旅行的關係,跟當地人的交流遠超過我之前的日本行,滿有趣的體驗的。
銀杏
這趟也正逢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滿開。
站在那個和我媽合照的路口,拍著一樣的風景,我……我還是滿想死的。沒有什麼放下,我還是很難過。差別只在於我會不會在街頭爆哭而已。不過因為前往的日子是週末,加上銀杏夜間點燈的人太多,我本來就不太喜歡人潮,超想逃跑的。我好像是回到旅館才一直掉眼淚吧。
(就是這個路口。人好多。)
我媽離開以後我發狂似地出國,雖然當年追星是我飛出去的最大理由,但我想我可能是打從心裡想逃離臺灣的一切吧。
這導致我每次飛離臺灣的時候,隨著飛機升空,眼淚就一直掉。我本來就因為喜歡靠壁,所以喜歡靠窗位子,但因為我每次都哭到一直吸鼻子,後來也覺得靠窗真的不錯,哭的時候不太會有人發現。
有個理論是說,人在高空中會特別想落淚,是因為氣壓影響,淚腺比較脆弱,不過我即使在都08內,也是想到一些過去的景色就淚流滿面,我想大概不是氣壓讓我想哭吧。
我很難說我這幾年長進了多少。
最大的改變可能是,我最初那幾年看到很多景象,都有很強烈的後悔,「我真想讓我媽媽看見這個景象」。但這次旅行,這樣想的強烈程度降低很多,不是完全沒有,至少那個悔恨的感覺不再這麼痛苦了。
寫下這篇的時候,他不在的第九年開始了,我猜這個痛苦大概永遠不會消失,只是……越來越沒那麼痛苦而已。